main2

經過媒體數月以來的報導,哪怕你還是搞不懂CULV、Ultra-Thin,以及Ultrathin這些筆電名詞彼此間的關聯性,還有跟常規筆電的差異,最起碼多少也都聽聞過這些字眼了吧。今天我們就花點時間,來瞭解這些東西一番。

以上字眼全部是「輕薄筆電」的稱呼,嚴格來講,輕薄筆電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定義,反正關鍵就是機身要輕薄,只要能合乎輕量化要求,就能稱作輕薄筆電。至於AMD(超微)與Intel(英特爾)目前的炒作重點,是設定這類產品同時間得具備較長電池續航力,為了達成這目的,便得統一採用低電壓處理器平臺設計,此外產品還不能太昂貴呢。所以綜合超低電壓處理器、輕薄機身、電池續航力,以及低價幾點元素,即可構成目前正夯的輕薄筆電。

細節部分首先由Intel這邊說起,其實CULV(Consumer Ultra Low Voltage;消費性超低電壓)這字眼,可說是一個硬體平臺代稱,正式稱謂該叫作Ultra-Thin才是。但我們再次強調,CULV是新名詞,並非代表新的硬體產物喔!

culv

在Intel以往產品線上,本就有ULV(Ultra Low Voltage;超低電壓)處理器產品線,普遍被用來打造輕薄型筆電,並且是兼具續航力與行動力的商務機種,產品價格十分高昂,少說也都要五六萬元起跳。而CULV所採用的處理器也是ULV系列,本質上來說,CULV和ULV它們倆是相同的產品,以核心結構完全相同的超低電壓處理器,搭配小型化封裝主機板晶片組構成。只不過強調低價的CULV,所配置處理器會以中低階款式為主。

CULV推出起因之一,是Netbook(輕省筆電)的暴紅讓Intel看清事實,消費者想要的不單是高性能產品,對不同使用者族群與應用需求而言,一種新型態的低價產品也能受到歡迎。因此Intel便將腦筋動到ULV身上,想著,倘若此般輕薄筆電價格也能平民化,豈不是能為自己與合作夥伴創造出新商機來。

Intel期望這新定位產品價格能控制在2~4萬之間,要讓消費者只要一半左右的花費,就能買到一部同樣是具備輕薄,而且續航力長的筆電。所以最終便誕生了CULV一詞,C即是Consumer的縮寫,藉此跟以往ULV機種區隔。

甚至可以說,Intel心中的長期盤算是:2萬元以下預算請買Netbook,2~4萬之間請多多參考CULV,4萬以上任一常規筆電隨你選。至於現有實售價3萬元以下的低價常規筆電,則是有意讓它淡出市場,由CULV接替其位置。

amd1

至於AMD部分可就很簡單了,由於AMD並不認為Netbook產品有太多未來性可言,所以選擇開闢出輕薄筆電這條路,產品通稱為Ultrathin,和Intel稱法就一個「-」之差。不僅如此,AMD更搶在第一季就發表代號Yukon的平臺,並由HP(惠普)率先推出Pavilion dv2-1022AX這款實體產品,整體動作比Intel快了一季多。

回過頭再來看輕薄筆電定義(或說是規格限制),AMD設下的建議條件較為寬鬆,鎖定在需要行動力的產品區塊,10~14吋螢幕都是合宜的,畢竟AMD沒有所謂的Netbook產品,還得靠Ultrathin多分擔一些市場。

Intel方面認定12~15吋螢幕機種,可選用CULV組件來打造產品,並且希望電池續航力不能太差,價格介於Netbook與中階常規筆電之間。這限制讓CULV和ULV產品會有一些區隔,像是迷你到不行的ULV產品,可就不會出現便宜版的CULV款式了。

這一篇就先談到名稱與定位/定義部分,改天再來針對硬體規格部分做個說明,請待續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bking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